一、引言
實驗室玻璃發酵罐是生物技術領域中廣泛應用的設備,具備無毒無污染、耐高溫、透明度高、易于清洗等優點。為了充分發揮其性能,本文將從性能優化和實驗操作兩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。
二、性能優化
材質選擇:選擇優質玻璃材質,確保無毒無污染,同時具備良好的耐高溫性能和透明度。此外,對于夾套或機殼等部件,可考慮采用不銹鋼等耐腐蝕材料,以增強設備的耐用性和穩定性。
結構設計:優化發酵罐的結構設計,如攪拌器、電極、管路等部件的布局和連接,確保操作方便、維護簡單。同時,考慮增加保溫層或采用雙層玻璃結構,以提高設備的保溫性能。
控制系統:配備先進的控制系統,如溫度、pH值、溶解氧(DO)和攪拌速度等參數的自動調節功能,以及數據監控和人機界面操作等智能化特性。這些特性有助于實現發酵過程的穩定控制和精確監測。
清洗與消毒:定期清洗發酵罐及其附件,避免使用含腐蝕性物質的清潔劑。同時,采用合適的消毒方法,如高溫蒸汽消毒,確保發酵環境的潔凈度和無菌狀態。
三、實驗操作指南
使用前準備
將發酵罐罐體內外清理干凈,確保無殘留物。
檢查設備是否完好無損,包括罐體、攪拌器、電極等部件。
確認控制按鈕和儀表均正常,確保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。
裝配好攪拌器,并調整至合適位置,確保其能自由旋轉。
插入電極探頭,保證探頭與液面接觸良好。
連接好各種管路和導線,如空氣管路、冷卻管路等。
進行氣密性檢測,確保無泄漏。
培養基配制與滅菌
根據實際需要配制培養基,并將其加入發酵罐中。
關閉進氣閥和排氣閥,對發酵罐進行滅菌處理。小型發酵罐(如5L)可將罐體放入大滅菌鍋滅菌(通常設置115℃~121℃,30分鐘)。
電極標定
使用提供的緩沖溶液對pH電極進行兩點法標定。
使用飽和或過飽和無水亞硫酸鈉溶液對DO電極進行零點標定。
參數設置與啟動
根據工藝要求設置溫度、pH值、氧含量等參數。
連接好溫度傳感器、pH電極和DO電極等,確保數據準確傳輸。
啟動攪拌器,并根據需要調整攪拌速度。
打開進氣閥,通入無菌空氣,保持發酵罐內正壓。
發酵過程監控
定期檢查發酵罐內各項參數,如溫度、pH值、溶氧等。
根據實際工藝需求,調整進氣流量、溫度、轉速等參數。
監控發酵液的顏色、濁度等變化,必要時取樣檢測。
補料與取樣
根據實際工藝需求,按照一定的補料速度、補料量、補料周期進行補料。補料時需在火焰保護下進行插針補料。
根據實際工藝需求,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取樣檢測。
發酵結束與后續處理
當發酵達到所需終點時,關閉進氣閥和排氣閥,停止攪拌器。
將發酵液轉移至指定容器,進行后續處理。
清洗與維護
使用完畢后,清潔發酵罐及其附件,避免使用含腐蝕性物質的清潔劑。
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,確保長期正常運作。
四、結語
實驗室玻璃發酵罐的性能優化和正確操作對于提高發酵效率、保證產品質量具有重要意義。通過選擇合適的材質、優化結構設計、配備先進的控制系統以及定期清洗與維護等措施,可以有效提升發酵罐的性能。同時,遵循正確的實驗操作指南,可以確保發酵過程的順利進行和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。